词汇
著撰的意思 写作;著作。
著作等身的意思 形容著述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详细解释 1. 【解释】:形容著述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2. 【出自】:《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3. 【示例】:会上陈列了他多年来的全部著作,那时他已是~了。 ◎曹禺《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著作郎的意思 1.官名。三国魏明帝始置,属中书省,掌编纂国史。其属有著作佐郎(后代或称佐著作郎)﹑校书郎﹑正字等。晋元康中改属秘书省,称为大著作。唐代主管著作局,亦属秘书省。宋元因之,惟宋别有国史院,故著作郎仅参与汇编"日历"(每日时事)等。明代废。亦省称"著作"。 注音 ㄓㄨˋ ㄗㄨㄛˋ ㄌㄤˊ 拼音 zhù zuò láng 職官名
著作权法的意思 也称“版权法”。国家关于确认和保护著作人和其他著作权所有者的著作权权利的法律。是因创作、传播和使用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内容包括著作权主体、著作权客体、著作权内容、著作权限制、著作权继承和转让、侵犯著作权的处罚等。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是英国于1710年颁布的《安妮女王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通过,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著作权的意思 也称“版权”。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所享有的与自己的作品有关的权利。知识产权的一种。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注音 ㄓㄨˋ ㄗㄨㄛˋ ㄑㄩㄢˊ 拼音 zhù zuò quán 一種保障著作人精神創作的無體財產權。據我國現行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於著作人完成著作時即產生
著作權的意思 注音 ㄓㄨˋ ㄗㄨㄛˋ ㄑㄩㄢˊ 拼音 zhù zuò quán 一種保障著作人精神創作的無體財產權。據我國現行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於著作人完成著作時即產生,非待註冊登記而取得。其分為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著作人格權專屬於著作人本身,不得讓與或繼承,著作人死亡後,此權益之保護仍視同生存或存續
著作的意思 1. 撰述。古代专指撰写诗文,包括文学与学术作品 2. 运用创造才能或经过创造性努力而产生的作品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文章 著述 注音 ㄓㄨˋ ㄗㄨㄛˋ 拼音 zhù zuò 相似詞: 1.著述、撰著、撰述 2.大作、作品 1. 撰述寫作。 ▶ 《文選.班固.答賓戲》
蛀齿的意思 龋齿的俗称。
蛀齒的意思 蛀牙即龋齿。蛀牙(dental caries)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发病开始在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focal infection),致成或加得关节炎、心骨膜炎
蛀虫的意思 1. 取食于树干、衣服、书籍、谷物等的昆虫 2. 比喻从内部造成损害的人 详细解释 1. 啃啮树木、衣服、书籍、谷物类的小虫。 《说郛》卷二五引 宋 陈耆 《桐谱·器用》:“然而采伐不时,则有蛀虫之害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木蠹虫》:“蝎、蝤蠐、蛣蛙、蛀虫。” 2. 借指混入内部的腐蚀者、破坏者。 鲁迅 《书信集·致李桦》:“木刻确已得到客观的支持,但这时候